https://www.nownews.com/news/6751389
https://tw.news.yahoo.com/share/二代健保補充保 ... 59030.html
高智商的囚徒:他們為主人請命,只為守住一條「不被餓死」的鐵鍊
金蓋紅
這是一個關於「適應性愚昧」的絕妙觀察,也是一個關於「結構性壓榨」如何內化成「道德使命」的黑色寓言。
我們看到一群被社會尊稱為菁英的人——醫師。他們擁有頂尖的智識、最專業的技能,卻集體陷入了一個由國家精心設計的、披著社會主義外衣的經濟陷阱:全民健康保險。
第一幕:被馴化的白袍囚徒
這套制度的邏輯,簡言之就是:高服務量,低單位價,無限責任,總額買單。
在「健保」這個社會主義實驗室裡,醫師們被成功地從市場中的高價值服務提供者,降格為「計件式」的勞力輸出者。他們每天在診間或手術室裡,像永不停止的陀螺一樣旋轉,哀嘆著「點值」的日漸崩塌,抱怨著政府對專業的踐踏。
諷刺的是,他們是體制內最高智商的一群人,卻也是最缺乏「議價能力」的群體。他們清楚地看見這條「鐵鍊」的存在,理應成為反抗的旗手。
然而,抱怨最終只變成了一種儀式——一種對自己清醒頭腦的最後致敬。久而久之,這條鎖住他們經濟自由的「鐵鍊」,竟被視為某種安全保障。
第二幕:從被奴役到自願的幫兇
然而,最精采的轉折出現了:當制度的「主人」——政府,提出要「擴大徵稅」或「調漲保費」來拯救這個搖搖欲墜的總額大水庫時,這群「囚徒」們竟站了出來,替主人搖旗吶喊!
「對!必須加稅!必須注入更多資源!」他們高聲疾呼,彷彿這筆多出來的錢是為了他們的崇高理想,而不是為了讓他們被壓榨的工資能夠多漲幾毛錢。
這不是單純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這是一種更精緻的生存策略,我們可以稱之為「鎖鍊上的理性」:
鎖鍊即是生命線:他們清楚,如果不擴大稅收,水庫乾涸,鎖鍊會鏽蝕斷裂。斷裂的結果不是獲得自由,而是陷入徹底的飢餓與混亂。所以,他們必須懇求主人為鐵鍊上油,以確保「不被餓死」的最低生存權。
道德的鐐銬:他們被社會期望和職業道德所綁架。他們必須維護這個體系,否則病人受苦。他們成了自己良心的「人質」,而政府正是那個挾持人質的綁匪。
慣性的牢籠:長期的體制化讓他們對自由市場的殘酷競爭感到畏懼。這條「不被餓死」的鐵鍊,雖然限制了他們發揮價值的極限,但也提供了比未知市場更誘人的穩定性。對多數人而言,在一個已知的煉獄裡領微薄薪水,比在未知市場中冒險去爭取自由更安全。
結語:為鐵鍊的永續而戰
於是,我們看到了一幅荒謬的景象:
一群被壓迫得最深、最高智商的人,在抱怨完自己的工資後,又主動站到政府的對立面,去說服全民:你們必須多繳一點錢,來確保我們能夠繼續被公平地壓榨。
他們支持擴大稅收,實質上是在爭取一個權利——繼續做一個穩定、高貴、但被鎖死的囚徒的權利。
他們用「永續經營」和「全民健康」的華麗詞藻,來掩蓋其核心需求:維護那個雖然剝削他們,但同時也是他們唯一收入來源的體系。
這些高智商的囚徒最終不是在為自己而戰,而是為鎖住他們的這條「不被餓死」的鐵鍊,能夠永續存在而戰。這就是台灣健保體制下,最諷刺也最無解的菁英悖論。
高智商的囚徒:他們為主人請命,只為守住一條「不被餓死」的鐵鍊
Re: 高智商的囚徒:他們為主人請命,只為守住一條「不被餓死」的鐵鍊
高中時代,大家都可以忍一下玩樂的時間,多一點看書的時間,考好成績
現在,大家如果忍一下,不要常常去吃政府給的小小利,如去年有滿多家診所為了貪圖稅的優惠,而刻意不調漲掛號費,自己算一算,調漲掛號費還是比較划算,而且馬上就拿到錢,有時候想想,怎麼會有這麼奴的團體
另外疫苗的接種費有調漲消息嗎,都快12月了,沒有嘛,也是有很多家診所不收掛號費,或只收50元,收個150-200元,很合理的,我們是打"公費疫苗"不是免費疫苗
現在,大家如果忍一下,不要常常去吃政府給的小小利,如去年有滿多家診所為了貪圖稅的優惠,而刻意不調漲掛號費,自己算一算,調漲掛號費還是比較划算,而且馬上就拿到錢,有時候想想,怎麼會有這麼奴的團體
另外疫苗的接種費有調漲消息嗎,都快12月了,沒有嘛,也是有很多家診所不收掛號費,或只收50元,收個150-200元,很合理的,我們是打"公費疫苗"不是免費疫苗
Re: 高智商的囚徒:他們為主人請命,只為守住一條「不被餓死」的鐵鍊
可能公會有釋出要跟衛福部爭取接種費要上調每劑到300元,於是一堆診所,就想利用免收掛號費,衝量,
想想,真的很奴奴啊
都還沒要到,就在衝打氣,這樣長官更不想上調,沒調就打氣這麼好,幹麼上調
台灣醫師真的是世界上國家中最奴的醫師圑體,自以為最聰明,結果是最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