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少、錢多、離家近」:護理師逃離醫院的理性正解
金蓋紅
護理系畢業生不進醫院,改選診所、醫美,這不是背棄醫療,這是逃離勞動煉獄。
壓垮他們的,不是病人,是制度。醫院用「大夜班」摧毀生理,用無止盡的「評鑑文書」侮辱專業。他們受訓是為了救人,不是為了填表。
逃逸的出口在哪?在全台灣「星羅棋布」的基層診所。 診所提供了醫院無法比擬的誘因:不用值大夜班、離家近、事少(工作單純、沒有評鑑文書)。
當「事少、離家近、不夜班」擺在眼前,唯一的阻礙只剩「錢」嗎?
這就是政府最荒謬的「致命一擊」。 政府一方面對醫院的薪資困境、評鑑壓力「消極不作為」。 另一方面,卻又透過健保,施壓「強迫」基層診所提高護理師薪資。
這是一種制度性的自殺。政府親手拉高了「逃逸出口」的誘因。 當診所薪資被政策墊高,與醫院差距縮小,理性的護理師還需要選嗎?
醫院的「事多、錢少、離家遠、要夜班、要報告」,對比診所的「事少、錢多(或持平)、離家近、不用夜班、沒雜務」。
這不是選擇,是唯一的答案。這不是人力荒,這是治理失敗。護理師的逃逸,是制度逼出來的、最清醒的理性。
「事少、錢多、離家近」:護理師逃離醫院的理性正解
版主: 版主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