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巴托羅買日大屠殺

媒體怎樣報導醫界?醫界專業的觀點在哪裡? 歡迎論述,讓真相更完整的呈現!

版主: 版主021

回覆文章
medicchi
註冊會員
註冊會員
文章: 548
註冊時間: 週五 8月 12, 2011 3:37 pm

聖巴托羅買日大屠殺

文章 medicchi »

1572年發生聖巴托洛繆大屠殺,又稱聖巴托羅買日大屠殺(Saint Bartholomew's Day),據稱當日凡是巴黎城的鐘都同時敲響了,其實這就是展開大屠殺的暗號;此殘暴的行為持續三天三夜之久,大屠殺不斷進行着,原只在巴黎的暴行甚至延燒擴展到其他的都市,如此殘酷鎮壓胡格諾派教徒的事件,堪稱是歷史上最污穢的殘酷罪行之一。可惜,這事不但沒有使內戰結束,反倒為內戰帶來更多的衝擊,這樣的鬥爭一直持續至查理的下一任國王亨利三世的年代,並且變成為(三個亨利)之間的(三角衝突),所謂三個亨利是指中庸路線的國王-亨利三世;天主教的領袖-吉斯的亨利(Henry of Guise);以及胡格諾派領袖-波邦的亨利。後來,亨利三世國王下令謀殺吉斯的亨利,沒想到吉斯的亨利被殺後,他自己也因為敵方的報復而遇刺身亡。所以,在1589年時,唯一生存的波邦亨利便名正言順的繼承王位。不過,因法國大部分的人民仍是天主教徒,尚無法容忍屬胡格諾派教的國王統治他們,於是亨利三世於1593年宣布自己是天主教徒,然後在1594年,風光地進入巴黎,成為亨利四世國王。
1598年,法王亨利四世前言曾提及他本人曾是胡格諾派的首領,但他皈依了羅馬天主教,他皈依的目的是為頒佈《南特詔書》,准許新教徒享有崇拜自由、信仰自由,甚至賦予他們有武裝自衞的權利,因此,胡格諾派在法國的南部保留兩百多個城鎮的武裝自衞隊,以作為國王的敕令履行擔保。法王亨利四世所頒佈的《南特詔書》實在是帶有宗教寬容的精神。傳說亨利四世曾說過這句話:[巴黎十分值得讓彌撒存在。],不論這句話是否是真的,現在的歷史學家大多接受他改變信仰的事實。不過當時仍有零星的戰鬥發生,1610年,亨利四世遇刺身亡,法國再一次進入戰爭的場景,許多法國人民都逃到鄰近國家甚至是新大陸去避難,直至1628年胡格諾派的根據地拉羅舍爾被攻佔,這是零星戰鬥中最嚴重的一次。1629年,胡格諾派在法國的政治影響力也宣告崩解,但是,他們仍以胡格諾派團體的形式繼續生存下來。總體來說,17世紀對在法國的胡格諾派來說,仍是屬相當太平的時代。好景不常,到了17世紀末期,法王路易十四頒佈《楓丹白露敕令》,廢除《南特詔書》,宣布新教為非法。約20萬名胡格諾派教徒因此大舉外遷,主要定居於英國、瑞士、荷蘭、普魯士等地。
medicchi
註冊會員
註冊會員
文章: 548
註冊時間: 週五 8月 12, 2011 3:37 pm

Re: 聖巴托羅買日大屠殺

文章 medicchi »

胡格諾派(法語:Huguenot 法語發音:[yɡno]),又譯雨格諾派、休京諾派,在1559年的巴黎宗教會議中,被法國各個地區的加爾文跟隨者組織起來,此名稱的由來是來自於卡佩王朝的創立者于格•卡佩。16世紀至17世紀法國新教歸正宗的一種。17世紀以來,雨格諾派普遍被認定為「法國新教」。雨格諾派受到1530年代約翰•加爾文思想的影響,在政治上反對君主專制。1555年至1561年期間,大批貴族和市民改宗胡格諾派。在此期間,天主教會首次用「胡格諾」稱呼加爾文的信徒,而胡格諾派自稱改革者。
1559年,全國總共有72個胡格諾派教會,這是具有加爾文思想的信經與長老宗的教會;一年後胡格諾派信徒已增至30萬人。同年,法國查理九世即位,年僅十歲,由太后凱瑟琳攝政,她利用當時法國貴族兩派不和(一派是以東北部的吉斯家族為首,仰仗羅馬天主教會支持;一派是以西南和中部波旁家族為首,信奉加爾文教),使之彼此互相制約來維護她的王權,她在1561年宣布停止對胡格諾派迫害,釋放被捕的新教徒,這使得新教徒人數大大竄升,謂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胡格納派因與法國傳統舊教不容而受到宗教迫害,因此新舊教信徒在兩派貴族煽動下,彼此仇視,甚至發展成武裝對抗。這樣的狀況持續一年多,終於在1562年3月1日爆發"西瓦慘案",肇因於吉斯公爵路經西瓦鎮,正值胡格諾派信徒舉行禮拜,雙方發生衝突,吉斯公爵的武裝隨從襲擊他們造成死傷兩百多人。這就是與天主教會發生的胡格諾戰爭,此內戰歷時30多年,分三個階段,進行十次戰役。
頭像
Sawa
V1
V1
文章: 1138
註冊時間: 週一 12月 31, 2007 3:06 pm

Re: 聖巴托羅買日大屠殺

文章 Sawa »

回覆文章

回到「★媒體報導VS醫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