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含事件 政府該負責

媒體怎樣報導醫界?醫界專業的觀點在哪裡? 歡迎論述,讓真相更完整的呈現!

版主: 版主021

回覆文章
頭像
梅峰
註冊會員
註冊會員
文章: 360
註冊時間: 週三 11月 10, 2010 7:14 pm
聯繫:

林奕含事件 政府該負責

文章 梅峰 »

林奕含事件 政府該負責

梅元禧(中華家國黨總管家 暨健保免費連線負責人)

林奕含事件 政府該負責

梅元禧(中華家國黨總管家 健保免費連線負責人)

林奕含輕生,代表中國在醫療、教育、家庭與性別方面都有嚴重問題,讓這樣的美女作家受這麼多的痛苦,甚至自殺,實在讓人悲哀又氣憤!

其實最最關鍵的地方即在,林奕含為何要自殺?因目前為止,大家反而偏頗的去搞藍綠政治鬥爭,而幾乎無人提到,真正的問題在醫療,這我們可以從下列兩項數據:

「中國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接獲的通報,中華民國一〇五年有約八千一百人受性侵犯,逾八成是女性。十八歲以下的女生大概佔一半。數據顯示,其中八十二名受害人,與加害人有師生關係。」

「BBC報導,美國反性暴力團體RAINN指出,九成四被強暴的女性事發兩周後出現創傷後壓力症(PTSD)症狀。而三成女性在事發九個月後仍然出現創傷後壓力症狀。另外,約三分之一的女性受害人會想過自殺,而一成三的女性受害人會嘗試自殺。」

知道,即使有人嘗試自殺,似乎亦未見真正去自殺,且自殺成功的報導!

我們再從林奕含本身去看,她遺書未提到陳國星,至少事發當時未自殺或自殺成功,而何以過了七八年後才上吊呢?甚且如果受害者很多,但為何卻未聽聞她們自殺呢?因此原因非常簡單,憂鬱症治療所引發,西醫除了給藥壓抑外,根本毫無辦法根治,即使這對高明中醫來說,是非常容易解決的小病,否則林奕含為何治了約十年,不但已經自殺了好幾次,還一直想自殺,這就是憂鬱症藥物的副作用造成,這方面之報導很多,可是一直未受到重視,誰叫我們財團治國!

再從教育觀點來看,中國補習問題之嚴重,已經無以復加,這是教育制度造成,元禧在瑞典六年,從未見過升學補習班,只有技藝或語言類等,補充學校教育科別不足的私人補習班,因為如有升學補習班之需求,就代表學校教育失能。瑞典有升學會考,大學亦不多,但幾乎沒有學校是私人辦的,以營利賺錢為目地之學店;碩士以下之教育除了完全免費之外,還有書籍補助,與生活費貸款;博士班尚且支薪,因為這個階段需要養家,且根本就不是以學習為主,常常要幫助教學與研究!

投資教育之重要我們從瑞典在各方面之傑出表現即可看出,工商業全球知名自有品牌之多,軍事工業自力研發武器之強大,年輕人幾乎都能說英語,國家幸福指數,社會福利之圓滿,讓大家沒有必要爭讀大學,任何時間只要想讀書習藝,沒有一點制度上之障礙,各學校無不辦學認真,且沒有明星學校,這樣有何補習之必要!

社會常有性侵事件發生,就代表男人性慾正常發洩管道遭到障礙,這代表家庭穩定男性固定性行為對象出了問題!我們現在因為錯誤的要增加婦女勞參率,讓平均結婚年齡延到近卅歲,婚前沒有性行為幾乎是不可能的,婦女因而不婚不生難生,社會性觀念開放,師生戀,姐弟戀,同性戀,亂倫等等乖張性行為能不氾濫!

成家後立業本是正常順序,瑞典人在我們大學畢業的時間,已經拿到碩士學位,此時再就業幾年,應該就該成家立業,各種住房與教育等等福利制度,幾乎都能保障結婚無所顧慮,但是瑞典的問題在講男女平權,造成性別分工失調,所以少子化一樣嚴重,我們如果針對這點去改善,絕對比他們更強!

要女性去讀一些不適合主婦家庭生活主內所需要的學科,不但延緩她們結婚年齡,更是國家有限資源配置的浪費,反到傷害男性主外所必須提升技能的學習機會;林奕含明明就愛文學,父母親卻逼著去讀極不適合女性從事的西醫學,或許是造成她憂鬱症之主要原因,反到是中醫的體外醫療,才真正是女性應該學習的,這樣元禧可以保證,現在的財團西醫院可以少掉九成,大家都健康生活,自自然然的死亡,長照、無效醫療與安樂死根本就不是問題。

因此有關家庭性別的解決方案非常簡單,恢復中國傳統的一夫一妻多妾制,讓男性性慾發洩路徑合法的多元,不要搞一些傷天害理的陰暗管道;女性想要一妻多夫也可以,這是救助貧困男性避免性侵發生的好辦法。再者一定要讓婦女回家主內,學校教育科別必須配合男女的不同需要。男女道德傳統教育必須加強,青少年性行為必須嚴與管制,女性回家專心相夫教子,陪伴小孩成長,這樣林奕含事件就不會再發生了!

附註:文章數據引用自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87928

民國一〇六年五月十日

本文一:美國校園槍擊 都吃精神科藥
本文二:抗憂鬱藥物會有導致自殺衝動的副作用,你知道嗎?
本文三:挪威研究:服抗憂鬱藥「克憂果」 自殺率提高七倍
本文四:作家林奕含遭誘姦 遺作揭夢魘「這是老師愛妳的方式,妳懂嗎」
本文五:女作家之死 補教名師陳星發表聲明:曾交往兩個多月
本文六:談「李國華是胡蘭成贗品」林奕含生前專訪全文
本文七:遺書未提陳星?南檢盼林奕含父母儘快提供事證
本文八:全臺最好精神科 為何治不好林奕含的憂鬱症?



本文一

美國校園槍擊 都吃精神科藥

陳俊峰醫師

民國九十八年八月廿七日

瑞典研究學者今天表示,用來減緩憂鬱、焦慮和睡眠問題的鎮靜劑和安眠藥等處方藥物,可能讓年長者的自殺風險提高四倍。

一份針對瑞典哥登堡(Gothenburg)和兩鄰近城市年長者自殺問題的研究顯示,抗憂鬱劑、抗精神病藥劑、鎮靜劑和安眠藥似乎使老年人更可能自殺。

另外一則報導,生產抗憂鬱藥—克憂果—的著名英國藥廠被美國紐約州檢察長起訴,原因是藥廠隱瞞抗憂鬱藥物會導致病患自殺的嚴重副作用。其實這類案件已經並非第一次了,今年三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就警告全球醫師,許多抗憂鬱藥物都會造成自殺或暴力攻擊的副作用。雖然仍有許多精神科醫師否認這些副作用或者試圖以其他說法掩飾,但種種現象實在值得我們要謹慎思考抗憂鬱藥物的濫用情況。

最著名的抗憂鬱藥物—百憂解,早在上市前的研究階段就已有內部報告證實具有導致自殺的副作用,可是藥廠同樣地隱瞞百憂解的這項副作用,大肆鼓吹其療效,讓全球的醫師與病患們相信它的安全性,成為最暢銷的藥物。直到其副作用的報告紛紛出現後,才揭露了這類抗憂鬱藥物的危險性以及某些藥廠的惡行。

臺灣近年來自殺率急遽攀升而且年齡層不斷下降,非常可能跟抗憂鬱藥物的鼓吹與濫用有密切關係。藥物可能會造成憂鬱症患者有更強烈的自殺衝動,或者,出現暴力傷害的行為,而使得原本只是情緒低落的問題惡化成不可挽回的悲劇,衛生署相關單位實在應該調查研究有多少比例的自殺或傷害個案是正在服用精神治療藥物的。

另外一項值得注意的是治療過動症的藥物,這類藥物是與安非他命類似的精神興奮劑,同樣具有暴力傷害或自殘的副作用,美國多起校園槍擊案件都有人質疑與此類藥物有關。

這些精神藥物在臺灣已經有嚴重的濫用情形,甚至在一些醫療院所中,舉凡減肥、感冒、頭痛、關節酸痛、胃潰瘍……等等非精神藥物的適應症都被給予抗憂鬱藥物處方,這其實大多導因於國際藥廠的不實宣傳與誤導使得國內醫師們被蒙蔽了,難怪那位紐約州檢察長會說這些生產抗憂鬱藥物的藥廠是「詐欺慣犯」。

近來有一些團體與精神醫師們在鼓吹青少年患有憂鬱症,並且鼓勵接受抗憂鬱藥物治療,是否在不久的將來,會出現新一波青少年自殺潮或者更頻繁的暴力傷害事件,實在令人擔心。

根據學者佛朗克(Richard Frank)最近發表在「健康事務」(Health Affairs)雙月刊的研究報告,美國成年人服用精神治療藥物者在一九九六年到二〇〇六年之間增加一倍。

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學者佛朗克的研究報告指出,在二〇〇六年,美國每十位成年人就有一人有服用抗精神病藥物或是治療癡呆症藥物,而兒童曾服用治療精神異常藥物者的比例大約是廿分之一。

許多自殺、謀殺案當事人都曾服用「專一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抗憂鬱劑)」至少數日。

例如:

甲、一九九四年四月廿日,哈里斯(Eric Harris)在科羅拉多州的可倫賓高中(Columbine High School )犯下謀殺罪案,當時他正在服用 Luvox(抗憂鬱劑)。

要求美國聯邦調查——有關校園槍擊與精神科藥物的關係。

精神科藥物的真相一

校園槍殺案的兇手,幾乎都吃過精神科藥物,難以接受的事實。

查明真相,加以反擊。

乙、最近美國八起校園槍擊事件都在精神科藥的影響之下,維吉尼亞兇手 Cho Seung-Hui 趙承熙也在服用抗憂鬱藥。

丙、二〇〇九年三月十二日,德國西南部小鎮溫南登一名十七歲提姆(Tim)的年輕人在校園和街頭瘋狂射殺十五人後飲彈自盡。他去年開始因為憂鬱症接受治療。

二〇〇五年十一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了一個對 Effexor ER(速悅持續性藥效膠囊)-抗憂鬱劑最新標籤,註記它可能導致殺人的想法。

丁、二〇〇五年九月,治療倪敏然的精神科醫師陳國華,也是常期服用抗憂鬱劑,最後自已燒碳自殺身亡。精神科醫師終於坦誠精神科藥物使人自殺。

戊、二〇〇八年四月七日,臺中縣明道中學學生跳樓自殺案,死者是該校高三生,警方查知她患有躁鬱症,長期服藥。

精神科藥物的真相二

據估計抗憂鬱劑已導致六萬三千起自殺案件,甚至有五歲小孩。

查明真相,加以反擊。

精神科藥物的真相三

精神治療藥物的有害副作用

甲、百憂解(Prozac):抗憂鬱劑,副作用:焦慮、不安、失眠、體重減輕、想自殺。

乙、贊安諾(Xanax):鎮定劑;一種抗焦慮用藥,副作用:暴躁、衝動、健忘、暴力行為。

丙、利他林(Ritalin):興奮劑;一種過動症用藥,副作用:失眠、痙攣、緊張、沮喪、想自殺。

醫生對治療精神異常藥物的處方大幅增加,顯示民眾更容易得到這方面治療的協助。在兩千年以前的卅年之間,美國的精神治療醫療費用增加一向有限。自從兩千年開始,這方面的費用大幅成長,主要就是藥物的處方大幅增加。

研究報告指出,在一九九六年,美國人花費在治療精神異常的醫療費用平均每人每年是卌美元;到了二〇〇六年就增加到近一百五十美元。

一九九六年到二〇〇六之間,醫師開給成年人治療精神異常藥物的處方增加了七成三,開給兒童的處方則增加了五成。

http://blog.xuite.net/drchen888168/twbl ... 險----你不可不知

本文二

抗憂鬱藥物會有導致自殺衝動的副作用,你知道嗎?

民國九十八年九月二日

新聞報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日前(九月十三日)舉辦聽證會,與會專家學者們證實抗憂鬱藥物會有導致自殺衝動的副作用,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也正式對全世界宣佈這項結論。報導中也提到,製造抗憂鬱藥物的那些藥廠其實早在研究階段就發現有此自殺副作用,但卻隱瞞不公佈,醫學專家與受害者家屬同時對此惡行提出嚴正譴責。

這個消息,可說是遲來的警訊,不知有多少自殺者已白白送命。其實早在新型抗憂鬱藥物(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剛上市時,就有專家提出這項警訊。但是在藥廠數百億美元的強勢行銷宣傳與精神醫學界的推波助瀾下,「憂鬱症」成了最「流行」的「疾病」,抗憂鬱藥物當然跟著就大為暢銷,成為本世紀全球利潤最高與市場最大的一項商品。在龐大利益的驅使下,自然沒有人會願意對這項嚴重的副作用予以正視,甚至還刻意加以隱瞞,或者把自殺衝動歸咎於憂鬱症本身。負責管理藥物安全的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也沒有盡到其職責,忽視這項副作用,直到有數萬個抗憂鬱藥副作用的案例不斷地出現,輿論壓力越來越大之後,才真的開始採取行動。 

抗憂鬱藥廠商近年來在臺灣也依循歐美的行銷模式,先把「憂鬱症」炒到最高點,不斷在各媒體與管道上運用各種文宣、解說與活動「教育」專業醫療人員、政府官員與一般民眾。

時至今日,發現與治療憂鬱症可說已成為一項「全民運動」,各醫院精神科門診天天爆滿,精神藥物的健保給付支出急劇竄升。政府衛生單位也跟著配合推廣呼籲。甚至連有些非精神專科的醫師們也開始習慣性地將病因歸咎於「憂鬱症」並直接地給予抗憂鬱藥物,以「增進療效」。加上國人愛吃藥的習慣,抗憂鬱藥物的濫用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程度。難怪臺灣的自殺率不斷上升,很多人動不動就想自殺。

在今年三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就已經第一次向全世界的醫師們發出警訊,提醒醫師們抗憂鬱藥物的自殺副作用。但是我們的政府衛生機關與精神醫學界卻對這項警訊毫不在意,宣稱這只是一種「說法」,還有待「觀察」,另一方面還更加積極在推動憂鬱症的教育與藥物治療。真不知道還要死多少人、還要多少個破碎家庭之後,才會有人醒過來正視這個問題。

(作者薛智元是仁安診所主治醫師)

http://psychosis.pixnet.net/blog/post/441043

本文三

挪威研究:服抗憂鬱藥「克憂果」 自殺率提高七倍

【編譯朱邦賢/報導】泰晤士報廿二日報導,英國最常開的抗憂鬱處方藥克憂果(Serox-at),服用後竟然會讓自殺率提高七倍。

研究人員分析一千五百餘名病人,發現在服用克憂果的病人中竟然有七個嘗試自殺,服用安慰劑的病人卻只有一個想自殺。服用克憂果的病人也常常有自殺的念頭。

去年在英國開出去的克憂果大約有兩百卌萬顆。挪威研究人員發現,克憂果一九九〇年初次領取執照時,就出現類似的資料。這些資料可能是在英國和美國為病人要求生產克憂果的藥商葛蘭素史克藥廠賠償的律師發現的。心理衛生慈善機構 Mind 表示,上述發現「格外讓人憂心忡忡」。

Mind 機構的政策負責人蘇菲.柯雷特說:「忽視心理衛生服務使用者本身對藥物和藥效的說法,也可能傷及人命。」

諸如 Mind 等機構要求克憂果下架,但葛蘭素史克藥廠和英國醫藥與保健品管理署都都紛紛為克憂果辯護,認為克憂果優點多於風險。

醫藥與保健品管理署表示,這類血清素回收抑制劑開出太多,其實不應該開給十八歲以下的青少年服用。

醫藥與保健品管理署表示,病人服用克憂果後自殺率提高的可能性「不能排除」。最新研究結果顯示,這種自殺率提高的現象從一開始就很明顯。

因為新聞媒體紛紛凸顯服用克憂果的後遺症,最近三年來克憂果在英國的銷售量大減。

醫藥與保健品管理署表示,儘管不能排除服用血清素回收抑制劑的病人自殺的念頭和自殘的行動有微幅增加的可能性,目前卻沒有足夠的證據足以下結論,認為不同的血清素回收抑制劑之間有明顯的差異,或血清素回收抑制劑和其他抗憂鬱藥物之間有明顯的差異。

上述挪威研究小組的結論是:「兒童和青少年服用某種抗憂鬱的藥物後,自殺行動有增加的現象,這種現象也很可能見諸成年人。醫藥與保健品管理署最近既然限制兒童與青少年服用克憂果,成年人服用這種藥物,也應該設限為宜。」

【民國九十四年八月廿三日 民生報】

http://flyflyk.pixnet.net/blog/post/103 ... 藥品自殺率提高7倍-



本文四

臺作家林奕含遭誘姦 遺作揭夢魘「這是老師愛妳的方式,妳懂嗎」

撰文:夏洛特 發佈:民國一〇六年五月一日 更新:六日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年僅廿六歲的臺灣女作家林奕含日前在家輕生,遺下唯一作品《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內容道出十三歲少女房思琪被補習老師誘姦的悲慘故事。其父母早前發聲明指,小說的主角正是林奕含所經歷的真人真事。

再翻一次書中內容,反映作者身心受盡被強暴的陰影折磨,終患上抑鬱症而自尋短見,令人心痛。

若遇上同樣情況,香港有支援性侵犯受害人組織,包括風雨蘭、芷若園等。

臺灣女作家林奕含生前寫過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書中女主角被補習老師強暴後,經歷了無窮無盡的折磨。(游擊文化出版社臉書)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是林奕含首本小說,亦是最後作品,改編自真人真事,由游擊文化出版。該書已五度再版,提供網上訂閱,也有電子版出售。故事講述主人翁房思琪出身保守名門世家,正值青春少艾,是一名心思細膩而熱愛文學的少女。遇上鄰居兼補習老師李國華後,人生從此被改寫。

臺女作家林奕含頭七 父母追悼:孩子好好睡 不要再有惡夢

作品介紹中,房思琪跟補習班國文名師李國華是同一棟高級住宅的鄰居。崇拜文學的小房思琪崇拜李老師。 有一天李老師向房說,妳的程度這麼好,不如每個禮拜交一篇作文給他,不收費用。思琪聽話地下樓了。

書中有三章,分別是

第一章 樂園
第二章 失樂園
第三章 復樂園

【林奕含自殺】父母再發聲明:另有三女學生受害 一人遭強拍裸照

林奕含筆下的小說,是一名被性侵的悲劇女主角。(林奕含臉書)

從網上的試讀本,可以反映作者透過主角房思琪,揭示被性侵的過程及承受無比壓力。

「他硬插進來,而我為此而道歉」

第一章樂園,房思琪的日記被翻開,又藍又紅的字記錄了房思琪被李老師性侵犯的經過。

我必須寫下來,墨水會稀釋我的感覺,否則我會發瘋的。我下樓拿作文給李老師改。他掏出來,我被逼到塗在牆上。老師說了九個字:「不行的話,用嘴巴可以吧?」我說了五個字:「不行,我不會。」他就塞進來。那感覺像溺水。可以說話之後,我對老師說:「對不起。」有一種功課做不好的感覺。雖然也不是我的功課。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那天,我隔著老師的肩頭,看著天花板起伏像海哭。那一瞬間像穿破小時候的洋裝。他說:「這是老師愛妳的方式,妳懂嗎?」我心想,他搞錯了,我不是那種會把陰莖誤認成棒棒糖的小孩。我們最崇拜老師。我們說長大了要找老師那樣的丈夫。想了這幾天,我想出唯一的解決之道了,我不能只喜歡老師,我要愛上他。妳愛的人要對妳做什麼都可以,不是嗎?思想是一種多麼偉大的東西!我是從前我的贋品。我要愛老師,否則我太痛苦了。」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相關文章

臺灣女作家林奕含自殺 父母揭幼年曾遭補習老師誘姦後罹抑鬱症

【性侵求助】調查指五成受訪者目擊性侵扮唔知 「怕受害者尷尬」

直到現在,我才知道這整起事件很可以化約成這第一幕:他硬插進來,而我為此道歉。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性侵犯 誰之過?風雨蘭新海報籲勿責受害人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帶出無情的現實世界,即使受害人向身邊人求助,卻被認為全都是自身的錯。(林奕含臉書)

第二章:失樂園

根據網絡書店的試讀版,第二章講述補習老師李國華對女學生的態度。

李國華第一次在電梯裡見到思琪,金色的電梯門框一開,就像一幅新裱好框的圖畫。講話的時候,思琪閒散地把太陽穴磕在鏡子上,也並不望鏡子研究自己的容貌,多麼坦蕩。鏡子裡她的臉頰是明黃色,像他蒐集的龍袍,只有帝王可以用的顏色,天生貴重的顏色。也或者是她還不知道美的毀滅性。就像她學號下隱約有粉紅色胸罩的邊沿,那邊沿是連一點蕾絲花都沒有,一件無知的青少女胸罩!連圓滑的鋼圈都沒有!白襪在她的白腳上都顯得白得庸俗。方求白時嫌雪黑。下一句忘記了,無所謂,反正不在教育部頒布的那幾十篇必讀裡。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李國華在思考。數了幾個女生,他發現姦污一個崇拜你的小女生是讓她離不開他最快的途徑。而且她愈黏甩了她愈痛。他喜歡在一個女生面前練習對未來下一個女生的甜言蜜語,這種永生感很美,而且有一種環保的感覺。

節錄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補習班的學生至少也十六歲,早已經跳下羅莉塔之島。房思琪才十二三,還在島上騎樹幹,被海浪舔個滿懷。他不碰有錢人家的小孩,天知道有錢人要對付他會多麻煩。一個搪瓷娃娃女孩,沒有人故意把她砸下地是決不會破的。跟她談一場戀愛也很好,這跟幫助學生考上第一志願不一樣,這才是真真實實地改變一個人的人生。這跟用買的又不一樣,一個女孩第一次見到陽具,為其醜陋的血筋啞笑,為自己竟容納得下其粗暴而狗哭,上半臉是哭而下半臉是笑,哭笑不得的表情。辛辛苦苦頂開她的膝蓋,還來不及看一眼小褲上的小蝴蝶結,停在肚臍眼下方的小蝴蝶,真的,只是為了那個哭笑不得的表情。求什麼?求不得的又是什麼?房思琪的書架就是她想要跳下羅莉塔之島卻被海給吐回沙灘的紀錄簿。

節錄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最終讓李國華決心走這一步的是房思琪的自尊心。一個如此精緻的小孩是不會說出去的,因為這太髒了。自尊心往往是一根傷人傷己的針,但是在這裡,自尊心會縫起她的嘴。

節錄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林奕含終不敵抑鬱症而自殺身亡,父母早前發表聲明指,《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當中的女主角正是林親身遭遇。(林亦含臉書)

網傳網傳有補習班老師在林奕含自殺後「神隱」。(臉書截圖)

「被強暴了,但她不會說,不能說」

讀者可能會問,房思琪被強暴了,她為何不反擊?基於以上種種原因,林奕含道出其苦況:「她被老師強暴了,但她不會說,不能說。」小說中寫出,保守社會下,完全缺乏性教育,房思琪母親認為:「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讓她再度感到絕望,父母根本無法為她帶來任何改變。

林奕含離世後,父母發表聲明指,書中的女學生,包括思琪、曉奇、怡婷,都是女兒的親身經歷。而在小說後記中,林奕含曾寫自己吞下兩百顆藥自殺,結果輕生不遂,卻躺在充滿嘔吐物與排泄物的病床。

「她寫書的目的,是希望社會上不要再有第二個房思琪,希望天下的父母、善良的男孩、女孩和男人,都能用溫柔和溫暖的心靈來一起保護房思琪們。」

出版社「游擊文化」代發表林奕含父母聲明

臺灣去年受侵者一半是十八歲以下

根據BBC報導,美國反性暴力團體RAINN指出,九成四被強暴的女性事發兩周後出現創傷後壓力症(PTSD)症狀。而三成女性在事發九個月後仍然出現創傷後壓力症狀。

另外,約三分之一的女性受害人會想過自殺,而一成三的女性受害人會嘗試自殺。

根據臺灣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接獲的通報,臺灣民國一〇五年有約八千一百人受性侵犯,逾八成是女性。十八歲以下的女生大概佔一半。數據顯示,其中八十二名受害人,與加害人有師生關係。

臺灣現代婦女基金會執行長林美薰說:「這種師生關係蠻多都是一種誘騙、恐嚇的一個情況之下……尤其是在學校或補習班,老師會假借他特別照顧她、特別關心她的功課去跟她約時間,慢慢去取得這個少女的信任。」

起訴率少於一半

林美薰認為,就算受害人報案,司法也不一定帶來公道。去年臺灣共錄得約一萬三千宗性侵案的通報,但林說只有約四千宗得到警方處理,當中只有約一半獲起訴。

臺灣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李佳玟教授說,性侵案是「密室犯罪」,往往難以取證。

(綜合:游擊文化出版社FB)

香港有社福機構關注女性受到性暴力問題:

風雨蘭
芷若園
防止虐待兒童會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87928

本文五

女作家之死 補教名師陳星發表聲明:曾交往兩個多月

民國一〇六年五月九日 聯合報 記者綦守鈺╱即時報導

林奕含。圖/取自林奕含臉書

被指涉入女作家林奕含之死,神隱十餘天的的補教名師陳星(本名陳國星),今晚發表聲明表示,沒有逃亡、沒有神隱也不是狼師,承認確實與女作家交往過,但兩人交往約兩個多月後,林家父母知悉,要求分手,對於林家父母疑將死亡原因直指他本人,沒有選擇第一時間出面澄清,是在靜待司法機關調查釐清真相,將配合調查

聲明稿表示,現在回憶林小姐也曾因課業壓力及志趣不合而快樂不起來。她說她是一個文學的靈魂卻禁錮在理工科的軀殼中。對於書中「狼師」的描述,他認為小說中的時空錯置、跳脫、幻想的手法,並非自傳。

陳國星聲明稿內文: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陳國星,不是李國華,首先,要為近日帶來的社會紛擾對我的家人說聲抱歉,也對關心、關注這件事情的人致上歉意,林小姐過世時,林家父母透過出版社以一篇聲明稿,疑將死亡原因直指本人,導致本人成眾矢之的,然念及林家父母痛失愛女,治喪期間不願再造成對方家屬的二次傷害,因此,沒有選擇第一時間出面澄清,而是靜待司法機關調查釐清真相,但情勢失控至此,亦不得不出面說明,發表以下幾點聲明:

第一,我並沒有神隱、沒有逃亡,我更不是狼師,也並非傳聞在煙滅證據,我一直在臺北,承受論壓力相當沈重,我與我的家人亦因此紛擾而身心瀕臨崩潰,然而,此事件已成為媒體頭版撻對象,嚴重波及我的家人安危,就由不得我繼續沈默。

第二,民國九十八年二月,當時林小姐是高三學測滿級分生,同心補習班的招生主任安排林小姐與本人合照留念。其後,林小姐及一群資優生參加補習班安排的加強輔導課,此段期間均僅於課堂上見面,無私下來往。至民國九十八年約八月初林小姐上臺北準備念大學,彼此已無師生關係,兩人之後交往約兩個多月後,林家父母知悉,要求分手,我的太太知悉後選擇原諒,這段關係就劃下休止符。

第三,據林小姐專訪中表示於十六歲即已有嚴重憂鬱症,本人當時與其素未謀面。本人現在回憶林小姐也曾因課業壓力及志趣不合而快樂不起來。她說她是一個文學的靈魂卻禁錮在理工科的軀殼中。

第四,關於小說,新書發表會中她明確表示不是書中女主角,讓大家失望了。小說中的時空錯置、跳脫、幻想的手法,並非自傳。本人尊重創作者的自由意識,不予置評。

第五,本人會配合司法調查,所有對本人的不實指控、誣衊毀詆、道德批評,本人為此已經身敗名裂。懇請各位媒體不要再讓我的家人、親朋好友及熱愛教育的補習界同仁,承受這一切。

最後,還要感謝我的兩位律師,願意在此社會氛圍下,挺身而出,當時兩位律師對於承接此案有諸多疑慮,但經兩位律師反覆詰問本人,並檢視相關證據,基於輿論公審須建立於真相事實之上的理念,經數日考量後,協助各方釐清案情,深感謝意,更希望社會大眾不要再為此案耗費社會成本。如本人是導致此憾事原因之一,我亦願意承擔,讓林小姐的靈魂能夠平靜。再一次感謝大家!

https://udn.com/news/story/7321/2452962

本文六

談「李國華是胡蘭成贗品」林奕含生前專訪全文



民國一〇六年五月六日 聯合報 記者雷光涵╱即時報導

圖為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書封。圖擷自臺南女中合作社

林奕含生前接受專訪,談她的第一本小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她說,硬要用一句話概括這本書,會改成這是一個關於「女孩子愛上了誘姦犯」的故事,裡面是有一個「愛」字的。
她說,真正在李國華這個角色身上,想叩問的問題是:藝術它是否可以含有巧言令色的成分?反過來再問:會不會,藝術從來就只是巧言令色而已?林奕含說,寫這小說的時候會有一點看不起自己。從集中營出來、倖存的人書寫的時候,常常有願望,希望人類歷史不要再發生這樣的事情。可是在書寫的時候,她很確定,這樣的事情仍然會繼續發生,現在、此刻,也正在發生,「寫的時候會有一點恨自己,有一種屈辱感,是屈辱的書寫」。

林奕含接受「閱讀最前線」十六分鐘專訪逐字稿如下:

很多人看完這個書都會說這是一個關於「女孩子被誘姦或是被強暴」的故事,然而,當然用一句話來概括這個書不是很正當的,但硬要我去改變這句話的話,我會把它改成這是一個關於「女孩子愛上了誘姦犯」的故事,它裡面是有一個愛字的,可以說,思琪她注定會終將走向毀滅且不可回頭,正是因為她心中充滿了柔情,她有慾望,有愛,甚至到最後她心中還有性,所以這絕對不是一本憤怒的書,一本控訴的書。但我今天沒有要談所謂的誘姦跟強暴,因為任何人看了這個書,然後看不到誘姦和強暴的話,他一定是在裝聾作啞。

所以我今天要談的是比較大的命題。當你在看新聞的時候,如果你看到那些所謂受害者和所謂的加害者,那些很細的對白,那些小旅館還有小公寓的壁紙花紋,那些腥羶的細節,你鐵定是看不下去的,可是今天在這個小說裡你卻看得下去,為什麼?因為你在其中得到了一種審美的快感,有一種痛快,它是既痛且快的,我誤用儒家的一句話,就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你明知不該看,可是你還是繼續看了下去,這個審美的快感就是我今天想要談的。

契科夫有個小說叫作《套中人》,這個人他雨衣外面有個套子,包包外有個套子,什麼都有個套子,套子外還有個套子。我這個小說也是一個套中套的故事。

我先談裡面的那個套子。裡面的套子存在小說的角色李國華身上。李國華身為小說的角色,在現實生活中有個原型,這原型是我所認識的一個老師,也許有的人看得出來,這個現實生活中的人物他也有個原型,也許有人想得到,這個原型就是胡蘭成。所以,李國華是胡蘭成縮水了又縮水了的贗品,李國華的原型的原型就是胡蘭成。

我要問的是,所有這些學中文的人,包括我,包括胡蘭成,包括李國華,我們都知道人言為信,我今天甚至沒有要談到所謂大丈夫,所謂仁,所謂義,所謂文以載道,文以明道,所謂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浩然正氣。沒有,我要講的是比較小情小愛的,我要講的是中國的詩的傳統,抒情詩的傳統,講的是詩經從情詩被後代學者超譯、誤讀成政治詩之前的那個傳統。

我們都知道,「在心為志,發言為詩」,「詩緣情而綺靡」,還有孔子說的「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這些學中文的人,胡蘭成跟李國華,為什麼他們,我們都知道,一個人說出詩的時候,一個人說出情詩的時候,一個人說出情話的時候,他應該是言有所衷的,他是有「志」的,他是有「情」的,他應該是「思無邪」的,所以這整個故事最讓我痛苦的是,一個真正相信中文的人,他怎麼可以背叛這個浩浩湯湯已經超過五千年的語境?為什麼可以背叛這個浩浩湯湯已經超過五千年的傳統?我想要問的是這個。

李國華他其實有些話,就是他所謂的情話,因為讀者都已經有一個有色眼鏡知道他是一個所謂的犯罪者所以覺得他很噁心,但他其實有些話如果你單獨把他挑出來看,會發現它其實是很美的,請注意我說的這個美字,他有些話是高度藝術化的,他有些話,你可以想像、假設那是毛毛對伊紋說的,你會發現那其實是很動聽的,你現在想像一下毛毛對伊紋說:「都是妳的錯,妳太美了」,或者你想像毛毛對伊紋說:「當然要藉口,不藉口,我和妳這些,就活不下去了,不是嗎」,或者「妳現在是曹衣帶水,我就是吳帶當風」,或者說「我在愛情,是懷才不遇」,這些話它其實都非常非常美。

我要說的是,胡蘭成或李國華這些人,你可以說他們的思想體系非常畸形,他們強暴了,或者性虐待了別人,自己想一想,還是「一團和氣,亦是好的」,你可以說他們的思想體系非常畸形,可是,你能說他們的思想體系不精美,甚至,不美嗎?因為,引胡蘭成他自己的話,他說他是「既可笑又可惡」,因為他的思想體系如此矛盾,以至於無所不包,因為對自己非常自戀,所以對自己無限寬容。這個思想體系本來有非常非常多裂縫,然後這些裂縫要用什麼去彌補?用語言,用修辭,用各式各樣的譬喻法去彌補,以至於這個思想體系最後變得堅不可摧。

我在這邊唸一下胡蘭成在《今生今世》的一段話,他說:「我已有愛玲,卻又與小周,又與秀美,是應該還是不應該,我只能不求甚解,甚至不去多想,總之他是這樣的,不可以解說,這就是理了。『星有好星,雨有好雨』,人世的世,亦理有好理,這樣好的理即是孟子說的義,而它又是可以被調戲的,則義又是仁了。」所以你看,我們都知道他強暴小周,辜負張愛玲,可是他在自己的想法裡馬上就解套,我們認為一個真正的文人應該的千錘百鍊的真心,到最後回歸只不過是食色性也而已。

所以我在這裡要問的,甚至不是藝術它可不可以是不誠實的,這甚至不是我要問的。不要問思琪她愛不愛,思琪她當然是愛的。我甚至相信李國華在某些時刻,他是愛的,但是他不是愛餅乾,或是愛曉奇,或是愛思琪這些小女生,他愛的是自己的演講,他愛的是這個語境,他愛的是這個場景,他愛的是這個畫面。

所以真正在李國華這個角色身上,我想要叩問的問題是:藝術它是否可以含有巧言令色的成分?我永遠都記得我第一次知道奈波爾他虐打他妻子的時候,我心中有多麼地痛苦,我是非常非常迷信語言的人,我沒有辦法相信一個創作出如此完美的寓言體的作家會虐打自己的妻子,然後後來我讀了薩伊德的《東方主義》,薩伊德在書裡直接點名奈波爾,說奈波爾是一個東方主義者,當然後來我又讀了薩伊德自傳,又讀了其他人的書,其他人又點名薩伊德,說薩伊德是一個裡外不一的小人。就像剝洋蔥一樣一層又一層,你沒有辦法去相信任何一個人的文字和為人,覺得世界上沒有什麼是可以相信的。

剛剛那個問題可以把它反過來再問,我的第二個問題是:會不會,藝術從來就只是巧言令色而已?所謂的藝術家他不停地創新形式,翻花繩一樣創作各種形變,各種質變,但是,這些技法,會不會也只是巧言令色而已呢?

剛剛講的是裡面的套子,外面的套子是,作為一個小說的寫作者,這個故事它折磨,它摧毀了我的一生,但很多年來,我練習寫作,我打磨、拋光我的筆,甚至在寫作的時候我很有意識地、清醒地想要去達到某一種所謂藝術的高度。

我的審美觀是形式與內容是不可分開的,或者用安德烈紀德的話,表現與存在是不可分開的,請注意紀德說內容是存在。也就是,在這個故事裡,作者常常故意誤用典故,或者在用詞的時候不用人們習慣的詞義而用其歧義,跟書裡面有文學癡情然而停留在囫圇吞棗階段的少女房思琪,是不可一而二的。

但我不是在說我在做什麼很偉大的事情,我覺得我的書寫是非常墮落的書寫,它絕對不是像波特萊爾的惡之華,變得很低很低,然後從塵埃中開出花來,絕對不是那樣。我們都知道那句話:「在奧斯威辛之後,詩是野蠻的」我的精神科醫師在認識我幾年之後,他對我說:妳是經過越戰的人。然後,又過了幾年,他對我說:妳是經過集中營的人。後來他又對我說:妳是經過核爆的人。Primo Levi 說過一句話,他說「集中營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屠殺。」但我要說:「不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屠殺是房思琪式的強暴。」

我在寫這個小說的時候會有一點看不起自己,那些從集中營出來,倖存的人,他們在書寫的時候,常常有願望,希望人類歷史不要再發生這樣的事情,可是在書寫的時候,我很確定,不要說世界,臺灣,這樣的事情仍然會繼續發生,現在、此刻,也正在發生。我寫的時候會有一點恨自己,有一種屈辱感,我覺得我的書寫是屈辱的書寫,這個屈辱當然我要引進柯慈所謂的「disgrace」,用思琪、怡婷、伊紋她們的話來翻譯,這是一個不雅的書寫,它是不優雅的書寫,再度誤用儒家的話,這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書寫,因為這麼大質量的暴力,它是不可能再現的。

這個故事其實用很簡單的大概兩三句話就可以講完,很直觀,很直白,很殘忍的兩三句話就可以把它講完,就是,「有一個老師,長年用他老師的職權,在誘姦、強暴、性虐待女學生」,很簡單的兩三句話,然而我還是用很細的工筆,也許太細了的工筆,去刻畫它。

我要做的不是報導文學,我無意也無力去改變社會的現況,我也不想與那些所謂大的詞連接,也不想與結構連接。在這邊,在外面的套子裡,我想要叩問的是:身為一個書寫者,我這種變態的、寫作的,藝術的欲望是什麼?這個稱之為藝術的欲望到底是什麼?我常常對讀者說,當你在閱讀的時候,感受到痛苦,那都是真實的,但我現在更要說,當你在閱讀的時候,感受到了美,那也都是真實的,我更要說,當你感受到那些所謂真實的痛苦,它全部都是由文字和修辭建構而來的。這是我要叩問的問題。

我的結論是,我曾經是一個中毒非常深的張迷,無論我有多麼討厭胡蘭成,我還是必須承認,《今生今世》的〈民國女子〉那一章,仍然是古往今來描寫張愛玲最透徹的文章之一。我的整個小說,從李國華這個角色,到我的書寫行為本身,它都是非常非常巨大的詭辯,都是對藝術所謂真善美的質疑。我想用一句話來結束,怡婷她在回顧整個大樓故事的時候,她有一句心裡話,她說:「她恍然覺得不是學文學的人,而是文學辜負了她們。」

本文及影片經「Readmoo 最前線」網站授權。

https://udn.com/news/story/7314/2446373

本文七

遺書未提陳星?南檢盼林奕含父母儘快提供事證

臺南地檢署襄閱主任檢察官陳建弘說明林奕含案偵辦情形。(記者王俊忠攝)

民國一〇六年五月十日

〔記者王俊忠/臺南報導〕才女作家林奕含疑遭補教老師誘姦案,在被控涉案老師陳星於昨晚首發聲明後,案情再掀高潮,臺南地檢署證實昨天已傳訊陳星。據了解,此案關鍵在於林奕含父母迄今尚未出面向檢警提供相關事證,是案情無法突破的困難點,案情要有進展,必須靠奕含父母幫忙。

對於陳星昨晚的聲明,南檢襄閱主任檢察官陳建弘表示,對於陳星在偵查庭外的聲明,檢方都不回應。

有關檢方與林奕含父母的聯繫,據了解,南檢在五月一日分案偵辦後已透過各種管道(包括林父診所、林家住處、林女父母與親屬電話)聯絡,但奕含父母不接檢方電話或是親屬都表示無法聯絡上奕含父母,讓檢方很頭痛。

南檢基於辦案需求,於上週五由檢事官親帶傳票到奕含父親林炳煌醫師診所送達,希望奕含父母能在本週一到南檢接受檢察官詢問,但奕含父母在本週一透過友人居中聯絡檢方表示因辦女兒喪事、心情傷心、低落,要請假無法出庭。檢方也在本週一收到奕含父母的傳真請假單,對此尊重家屬決定。

由於檢方訊問陳星的案情內容,都需要奕含父母家屬的確認與查證,檢方有向奕含父母詢問可否提供奕含生前遺物如筆電、手機、日記之類物品?但都未得到奕含父母同意,案情偵辦陷入膠著。

據了解,四月廿七日北檢相驗奕含大體時有查扣奕含留下的遺書,遺書內容有提到對不起家人等字眼,但未提到陳星。檢方希望奕含父母在心情平復後能儘快出面向檢方提供案情相關事證,以利釐清案情。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 ... ws/2062726

本文八

全臺最好精神科 為何治不好林奕含的憂鬱症?

作家林奕含逝世,得年廿六歲。翻攝畫面

民國一〇六年五月十三日

沈政男/精神科醫師

罹患憂鬱症的作家林奕含自殺過世以後,很多人不解,她不是一直有在可能是臺灣最好的醫院看精神科,為什麼還是自殺過世?是不是臺灣的精神醫療不夠好?還是果真如她父母所講的,因為青少年時期誘姦事件的創傷,使得她始終無法走出陰影?如果一切重來,還有什麼可以做得更好?

林奕含過世,讓很多人受傷痛苦,這些人可以藉由各種方法紓解情緒,唯有一個人只能無語問蒼天,那就是林奕含的精神科主治醫師,她口中的「楚楚醫生」。幾乎所有精神科醫師都曾有病人自殺過世,而這樣的事件對許多精神科醫師都會造成創傷,如今林奕含的事情鬧得這麼大,楚楚醫生想必更不好受,但因為精神科特有的隱私保密倫理,只能自我療癒,難以跟任何人述說。

因此,我願意以精神科醫師同業的身分對楚楚醫生說一句:你已經做得很好!如果不是你幫助了林奕含,她在發病以後的人生歷程可能走得更加顛簸跌宕。

不敢說臺灣的醫療水準是世界最好,但絕對值得臺灣人驕傲與臺灣病患信賴,臺灣的精神醫療也是如此。你如果熟悉其他國家的精神科專科醫師訓練就知道,臺灣的精神科專科醫師執照比很多國家都難考。

那為什麼不能把林奕含醫好?

一、憂鬱症的治療,至今為止,仍有極少數病人對各類治療的反應均不理想,最終以自殺結束生命,這在歐美也是如此。

二、病患有沒有遵照醫囑,把藥物與非藥物治療與生活調整都做好?

三、病患情緒是否受生理疾病或物質濫用影響?

四、病患持續有重大壓力事件。

五、或許病患的治療選擇還有商榷的空間。

以上幾點,前三點大概可以排除,現在講第四、五點。我們講憂鬱症三個字,在精神醫學上有好幾種含意。

一種是重鬱症(major depression),也就是持續兩個禮拜以上,嚴重憂鬱到生活與工作受明顯影響;

一種是輕鬱症(dysthymia),也就是持續比較久但症狀比較輕微的憂鬱症;

另一種則是壓力引起的調適障礙合併憂鬱情緒。

當然還有其他有的沒有的憂鬱症,但主要就是這幾種。此外,躁鬱症也會在鬱期出現跟重鬱症難以區分的憂鬱症表現,但這樣的病人在另外的時間會出現躁症表現。

林奕含罹患的是哪一種?顯然是重鬱症。重點來了,重鬱症還有好幾種形態,其中兩種最惡名昭彰,

一種是憂鬱起來整個人好像被拔掉電池的兔子,不吃不睡不想不動,整個人情緒跌落深淵,這叫陰霾型重鬱症(major depression with melancholic features),

另一種則是憂鬱起來產生幻覺與妄想這類精神病症狀,這叫精神病型重鬱症(major depression with psychotic features)。

林奕含的重鬱症似乎符合這兩種型態。

陰霾型重鬱症與精神病型重鬱症的一個特點,就是體質與生理因素的比重很大,心理壓力因素的角色相對比較小,尤其是陰霾型重鬱症。早在一百年前,佛洛伊德就已在〈哀傷與陰霾憂鬱〉(Mourning and Melancholia)這篇重要論文裡,將摯愛過世或其他失落所造成的情緒低落,跟沒來由的情緒墜谷區分開來。

愁來無方。曹植的〈釋愁文〉:「愁之為物,惟恍惟惚,不召自來,推之弗往。尋之不知其際,握之不盈一掌。寂寂長夜,或群或黨,去來無方,亂我精爽……」林奕含讀了那麼多中國文學,有沒有讀過這一篇〈釋愁文〉?

重鬱症發病前,七成五病患都曾經歷重大壓力事件,比如健康、工作、愛情等方面的挫折,但這不代表重大壓力事件造成重鬱症。須知人有韌性,再重大的壓力事件對大多數人說,不會引發重鬱症,只有少數原本有相關體質的人,會因此導致重鬱症。心理創傷容易導致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調適障礙合併憂鬱情緒或者輕鬱症,但不容易導致重鬱症。

何以見得?林奕含說,楚楚醫生說她是「經歷過集中營的人」,而集中營倖存者,絕大多數都不會罹患重鬱症。
當然,這並不是說壓力事件不重要,而是壓力事件通常只是一個誘因,或者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把原本有重鬱症傾向的人推落谷底。反過來說,誘因不見,情緒變好,也不代表重鬱症已經痊癒,因為憂鬱傾向還是存在,這個壓力事件不見了,有可能下個壓力事件一來,又會引發重鬱症。

所以說重鬱症的治療,最要緊是吃藥,尤其如果是陰霾型重鬱症或精神病型重鬱症,一定要好好吃藥。林奕含說她曾因幻聽吃過精神病藥物,但後來因為發胖的副作用而要求醫生停掉,結果停藥後幻聽又跑出來。如果幻聽復發卻沒吃藥,當然情緒就不可能好得起來,甚至思緒也會受到影響。吃藥如果效果不好,自殺傾向嚴重,就應住院休養,或者接受電療。當然,若有壓力事件持續影響情緒,也應輔以心理治療。

重鬱症與壓力事件還有一層相生相剋的關係,也就是重鬱症病情嚴重時,會把尋常壓力看得很嚴重,對原本可以應付的事件都感到困難重重,或者把已經處理過的內心疙瘩再度挖掘出來,在腦海裡反芻,越想心情越惡劣。這個惡性循環是這樣的:重鬱症造成情緒低落,情緒低落勾吊出負面回憶,負面回憶又使得情緒更低落,終至掉入起不來的深淵。

被誘姦當然是重大創傷,但為什麼發生在七、八年前的事件,會在如今變得難以忍受?一個合理的解釋便是林奕含這陣子的情緒隨著重鬱症病情惡化而有了起伏,使得過往創傷回憶在腦海裡像幽靈一般再度竄起,逐漸主宰了她的心靈。

當然,她另一個近期壓力事件是出版了《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出版小說是壓力事件?至少對林奕含來說應是如此,因為這本書的主題涉及龐大深入的自我挖掘,也首次要面對那麼多讀者的評價。林奕含在網路書寫創傷回憶已有兩年多,但決定出書應該是這幾個月的事。為什麼想寫部落格,又為什麼想出版小說?是要消化創傷回憶,還是有文學企圖?我的看法是兩者都有。想要成為作家應該是主要動機,而新手創作通常都以自傳式書寫為起頭,於是她拿那段創傷回憶當成題材。只是寫了以後印成鉛字,被廣大讀者閱讀,跟自己在腦海中反芻,是兩回事。如果重鬱症的病情不夠穩定,這樣的書寫恐怕弊大於利。

這裡要提醒,絕大多數的憂鬱症,經過治療以後都可以獲得明顯改善,千萬不要因為林奕含的不幸而對憂鬱症的治療感到悲觀。網路上有些人說吃抗憂鬱藥物會讓人更想自殺,那是一知半解的言論,不要相信。得了憂鬱症,或懷疑得了憂鬱症,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找一位你可以信任的精神科醫師,好好跟醫師一起努力,讓自己走出情緒幽谷,迎向光明。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 ... 3/1117763/
頭像
candycrush
Intern
Intern
文章: 39
註冊時間: 週二 3月 31, 2015 11:28 am

Re: 林奕含事件 政府該負責

文章 candycrush »

服用威而鋼不舉機會高七倍 (咦)
不舉也要歸罪威而鋼嗎??
回覆文章

回到「★媒體報導VS醫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