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0422腸病毒事件不可如此落幕(高克培)

版主: 版主021

回覆文章
傲而
CR
CR
文章: 598
註冊時間: 週四 9月 20, 2007 4:45 pm

970422腸病毒事件不可如此落幕(高克培)

文章 傲而 »

腸病毒事件不可如此落幕(高克培)論壇 放大圖片

腸病毒防疫非同小可,醫師應自我驗證能力。圖為萬芳醫院耳鼻喉科外候診民眾。資料照片圖片: 1 / 1
就「重症腸病毒七成看錯科引致部分幼兒成為依賴呼吸器的歡呼兒或死亡」的醫療事件,台灣醫師全聯會理事長李明濱醫師鑒於醫師形象和各科醫師之間的和諧,最後裁判「民眾就其個別認知有選擇就醫科別的權利,腸病毒每科醫師都可以看」,「小兒科醫師」和「耳鼻喉科醫師」之間的「爭議」平息,但是筆者認為「醫者父母心」,關鍵問題已失焦,醫界有關的責任卻未澄清!
第一,《聯合報》一月十九日以頭版明明白白地報導:黃高彬醫師指出「他估算發現160餘例重症病例中,有七成因發病初期看錯科延誤,致部分幼兒併發心臟或中樞神經病變,成為需要仰賴呼吸器的歡呼兒,甚至死亡。」雖然黃醫師後來去函報社聲明:「絕非否定或懷疑耳鼻喉科醫師診斷腸病毒感染的能力,耳鼻喉科醫師會看腸病毒感染,也可以看,這是無庸置疑的」,而且針對報導重症腸病毒感染應看哪一科他「從頭到尾均沒有提到耳鼻喉醫師誤診或不會看腸病毒感染」。




半遮半掩有虧職守
筆者認為,報紙最初報導與黃醫師事後的聲明根本風馬牛不相及,「七成因發病初期看錯科」,民眾到底看錯哪一科?或哪些科?「延誤」是患者和家屬的因素,抑或是初期看錯的哪科醫師的因素?
「能力」是「能力」,「延誤」是「延誤」,有能力不表示不會延誤,某一科有能力不表示每一位該科醫師都有能力,而且都不會延誤!如果媒體報導有誤,根本沒有「160餘例重症病例中,有七成因發病初期看錯科延誤」這回事,該媒體需要為不實報導向黃醫師、某科醫師們和社會道歉,否則黃醫師有「大義凜然、侃侃批判於前,卻又息事寧人、閃爍其詞於後」的嫌疑!
第二,該爭議事件絕對不可定位是「小兒科醫師」和「耳鼻喉科醫師」之間的口水戰,或僅是兩個學會醫師之間業務性的紛爭。
黃醫師不只是「一位」兒童感染科專家,更是「位高任重」的衛生署腸病毒重症審查委員,位階超出專科醫學會,負責的對象是全國百姓,有責任把事實真相,例如某學會醫師的誤診率及誤診的原因、延誤轉診率及延誤轉診的原因等,具體公諸輿論,教育民眾(至少讓民眾知道「最好」看哪一科),或至少發表於有關醫學雜誌,提醒某些科未來服務必須改進。否則,半遮半掩的正義不但有虧職守,反而加深民眾「醫醫相護」的惡劣印象。
第三,耳鼻喉科的醫師自認「有能力的當第一線」、「做初期診斷沒問題」,那就更應該歡迎真相的釐清,甚至主動提出數據、資料,證明自己的能力,讓真相替自己求一個公道,或許耳鼻喉科醫師的初期診斷表現更優於「小兒科醫師」,值得小兒科和其他科醫師學習,否則「空口無憑」反而影響自己的形象。




主動證明自己能力
第四,因為這事件顯示做為公僕的「政府(衛生署)」,對主人「老百姓」提供醫療服務的服務品質良莠、缺失,更攸關民眾健康和未來「法定傳染病」的防疫工作,筆者期期以為衛生署不可裝聾作啞、置身度外!應該督促有關做緊急回溯性、全面性檢討。
總之,就情、理、法律,「腸病毒每科醫師都可以看」,但是有權力就應該盡義務,尤其腸病毒非同小可,是種「法定傳染病」;耳鼻喉科的醫師自認能勝任,但遭致懷疑,就有義務反省、驗證自己服務的品質;衛生署腸病毒重症審查委員的黃醫師掌握全國疫情的資料,更有義務發表實話,勇敢地站出來教育所有醫師!否則對未來整體防疫工作絕對無前車可鑑!





作者為醫師、陽明大學副教授




高克培
頭像
forester
榮譽院長級
榮譽院長級
文章: 39593
註冊時間: 週三 11月 01, 2006 10:26 am
來自: 台窩灣

Re: 970422腸病毒事件不可如此落幕(高克培)

文章 forester »

不知所云!!

醫生的能力是看人而非看科吧
我還看過實習醫師的專科知識高過該科VS的呢!
用XX科用藥太重或XX科能力不足這樣的話
一句話論斷數千人
不會太奇怪嗎
圖檔把你打醒...都沒米下鍋了. 還想養狗!
頭像
老烏鴉
指導教授
指導教授
文章: 8938
註冊時間: 週一 9月 04, 2006 10:20 am
來自: 台灣尾

Re: 970422腸病毒事件不可如此落幕(高克培)

文章 老烏鴉 »

高老師年事已高...
老伴, 老本, 老友, 老狗俱全. 足矣!
無名氏
V3
V3
文章: 3604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3, 2006 4:45 pm

Re: 970422腸病毒事件不可如此落幕(高克培)

文章 無名氏 »

傲而 寫:腸病毒事件不可如此落幕(高克培)論壇 放大圖片

第三,耳鼻喉科的醫師自認「有能力的當第一線」、「做初期診斷沒問題」,那就更應該歡迎真相的釐清,甚至主動提出數據、資料,證明自己的能力,讓真相替自己求一個公道,或許耳鼻喉科醫師的初期診斷表現更優於「小兒科醫師」,值得小兒科和其他科醫師學習,否則「空口無憑」反而影響自己的形象。

作者為醫師、陽明大學副教授
高克培
這樣的論點可真是有創意,以後小兒科要看中耳炎,也請提出學術報告證明自己會看,證明自己的能力.各科也都是一樣,要條列出自己會看的東西,還要有所本(數據,資料),光是通過醫師執照考試是沒有用的,要記住,高大醫師講"空口無憑"是沒有用的.
頭像
鳴人
院長級
院長級
文章: 23353
註冊時間: 週四 1月 11, 2007 10:04 am
來自: 木葉忍者村
擁有感謝: 1 次

Re: 970422腸病毒事件不可如此落幕(高克培)

文章 鳴人 »

既然有老大要paper,小弟從medline奉上一篇:照美國小兒科醫學會 guideline治療兒童中耳炎,可降低使用抗生素的比率.

Age inconsistency in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guidelines for acute otitis media
Pediatrics. 2008 Apr;121(4):657-68. Links
Age inconsistency in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guidelines for acute otitis media.Meropol SB, Glick HA, Asch DA.
Center for Clinical Epidemiology and Biostatistic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School of Medicine, 108 Blockley Hall, 423 Guardian Dr, Philadelphia, PA 19104, USA. meropols@mail.med.upenn.edu

OBJECTIVE: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cute otitis media guidelines could reduce antibiotic use. The objective was to compare strategies for diagnosing and treating otitis: (1) a commonly used, 2-criteria strategy, (2) the guidelines' 3-criteria algorithm, and (3) initially watching without antibiotics. METHODS: A decision analysis was performed with literature-based parameter. The target population was children presenting to primary care physicians with possible otitis media. Main outcomes were antibiotic use, sick days, mild adverse drug events, and number needed to treat/avoided sick day. RESULTS: For children 2 to <6 months of age, compared with the 2-criteria strategy, guideline use predicted 21% less antibiotic use, 13% more sick days, and 23% fewer adverse drug events; the number needed to treat for the 2-criteria strategy versus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strategy was 1.2 children per avoided sick day. For children 6 to <24 months of age, guideline use, compared with the 2-criteria strategy, predicted 26% less antibiotic use, 14% more sick days, and 28% fewer adverse drug events; the number needed to treat for the 2-criteria strategy versus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strategy was 1.4 children per avoided sick day. For children >2 years of age, guideline use, compared with the 2-criteria strategy, predicted 67% less antibiotic use, 4% more sick days, and 68% fewer adverse drug events. The number needed to treat for the guideline strategy versus the watch strategy was 6.3 children per avoided sick day; that for the 2-criteria strategy versus the guideline strategy was 12.3. Guideline use for children <2 years implies that our number needed to treat to avoid a sick day is <1.4; for children >2, guideline use implies we are willing to treat at least 6.3 children to avoid a sick day. Thus, the guidelines imply a greater willingness to treat older children, compared with younger children. CONCLUSIONS: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guidelines are inconsistent in their outcomes across age groups. Guideline implementation under age 2 reduces antibiotic use but at a relatively heavy cost of sick days and parental missed work days. This trade-off may be particularly unfavorable for working parents, who might reasonably prefer greater antibiotic use.
卡卡西老師說:
果然是意外性第一的忍者啊!
無名氏
V3
V3
文章: 3604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3, 2006 4:45 pm

Re: 970422腸病毒事件不可如此落幕(高克培)

文章 無名氏 »

傲而 寫:腸病毒事件不可如此落幕(高克培)論壇 放大圖片
「能力」是「能力」,「延誤」是「延誤」,有能力不表示不會延誤,某一科有能力不表示每一位該科醫師都有能力,而且都不會延誤!

作者為醫師、陽明大學副教授

高克培
哈哈...鳴人老弟,你動作真是神速.不過要資料的不是我,要的也不是這種資料.依高大醫師文意推論,你一定要證明"你"會看才可以.該篇文章是美國人的,那只證明有一些美國小兒科醫師會看中耳炎,不代表台灣的小兒科醫師會看,就算有台灣的論文,也不代表"你" 會看.嗯....還真累,像在繞口令,我只是在想,這種老早都已塵埃落定的事,為何要再拿出來以奇怪的理由再提一遍.真的是唯恐天下不亂嗎?
頭像
鳴人
院長級
院長級
文章: 23353
註冊時間: 週四 1月 11, 2007 10:04 am
來自: 木葉忍者村
擁有感謝: 1 次

Re: 970422腸病毒事件不可如此落幕(高克培)

文章 鳴人 »

高老大在巨塔中待太久了,哪有可能要開業醫提論文數據說我可以看什麼什麼的.....
卡卡西老師說:
果然是意外性第一的忍者啊!
頭像
rich
V2
V2
文章: 2894
註冊時間: 週三 8月 30, 2006 11:24 am
來自: Tainan

Re: 970422腸病毒事件不可如此落幕(高克培)

文章 rich »

反正腸病毒一律轉診大醫院
健康最好
無名氏
V3
V3
文章: 3604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3, 2006 4:45 pm

Re: 970422腸病毒事件不可如此落幕(高克培)

文章 無名氏 »

rich 寫:反正腸病毒一律轉診大醫院
高大醫師的重點是你不會看,既然不會看就看不出來,既然看不出來,那要轉啥?由此得證"誤診"
頭像
514
主任秘書
主任秘書
文章: 9540
註冊時間: 週四 11月 23, 2006 11:26 am
擁有感謝: 2 次

Re: 970422腸病毒事件不可如此落幕(高克培)

文章 514 »

出來開業,不管以前在醫院是什麼專科或是次專科,
一旦開業,常是一般科或家醫科.不能說偶是胃腸科,所以
不看URI,UTI.(當然少數如眼科.整形.皮膚科較專門科別,
其他疾病幾乎不看)

有些疾病,以前在醫院受訓時從未見過,但每個病人
就是老師,也要跟著成長.(例如SARS,登革熱.麻疹....)
不管是什麼科的醫師,只要能好好照顧病人,就是好醫師.
自己不專長或病情有變化的,為了病人,也是為了自己.
該轉診就轉診.
頭像
Vincent Jin
CR
CR
文章: 799
註冊時間: 週三 11月 15, 2006 7:02 pm
來自: 台中市

Re: 970422腸病毒事件不可如此落幕(高克培)

文章 Vincent Jin »

鳴人 寫:高老大在巨塔中待太久了,哪有可能要開業醫提論文數據說我可以看什麼什麼的.....
這個大老, 我在北榮和他交手數回
他很重視NE (Neurological Examination)
有些病患誤診, 只因為他堅持NE的重要
不願意排影像學的檢查
一位中年女性, 左側眼臉下垂, 在他門診被當MG, 吃大力丸治療三年
直到嚼肌萎縮, 頭痛, 嘔吐, 左臉疼痛
到急診, 小弟當CR, 切了一個CT scan
我驚訝地看到, 行醫至目前為止
最大的dumbbell-shaped trigeminal neuroma
所以千萬不要迷信名醫!!
其實在神經外科的眼中
神經學檢查只是電腦斷層還沒做之前的猜謎遊戲!!
或許賴教授和黃院長看到, 又要罵我了!!
(bingo)
Wall Street (1987), Gordon Gekko: Lunch is for wimps
「午餐是給無能的人吃的」
elephant
V4
V4
文章: 4281
註冊時間: 週日 8月 27, 2006 10:30 pm

Re: 970422腸病毒事件不可如此落幕(高克培)

文章 elephant »

唉!
喇低賽有何用??
To cure,occasionally
To relieve,often
To comfort,always

-------------------------------------
La Dolce Far Niente,Carpe diem!
頭像
老烏鴉
指導教授
指導教授
文章: 8938
註冊時間: 週一 9月 04, 2006 10:20 am
來自: 台灣尾

Re: 970422腸病毒事件不可如此落幕(高克培)

文章 老烏鴉 »

關在巨塔內的次專科醫師, 無法了解開業醫師所面對的!

高老師要不要找家診所坐鎮幾天?
老伴, 老本, 老友, 老狗俱全. 足矣!
頭像
joelin
指導教授
指導教授
文章: 9357
註冊時間: 週六 4月 14, 2007 11:12 pm

Re: 970422腸病毒事件不可如此落幕(高克培)

文章 joelin »


有本事寫篇論文嚴謹的比較一下

題目是 ..
腸病毒看不同科預後的差異比較

而且要有國內外著名期刊接收刊出.

只會在媒體打嘴砲

請交代數據怎得來 , 好嗎.

不然
就不要把報紙當期刊
還引述 ...
儒 學 身 能
道 修 靈 淨
佛 悟 心 空
無名氏
V3
V3
文章: 3604
註冊時間: 週一 10月 23, 2006 4:45 pm

Re: 970422腸病毒事件不可如此落幕(高克培)

文章 無名氏 »

joelin 寫:
就不要把報紙當期刊
還引述 ...
哈哈...水準還真高
回覆文章

回到「人物記實」